□ 施贵兴
随着文旅产业的变革,大理州推出了“在大理爱上生活”旅游IP,启动了“旅居大理”建设,并提出把“旅居大理·品味乡愁”打造成为“旅居云南”新样板、新名片。
目标一出,广大干部群众信心满满,因为大理有历史文化的底蕴、美丽山水的底色,是云南悠久文化的历史根脉、山川风貌的美丽缩影。笔者认为,这些优势固然突出,但都是传统旅游的内容,是“旅”的层面。旅居,更重要的是“居”,即“在地生活”,而这恰恰是大理最大的优势所在。
“在地”,意味着旅居客群要能融入当地。自古以来,大理长期受中原文化熏陶,长期与边疆各民族、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文化特性。正因为大理的包容开放,越来越多的旅居客群来到大理,心安此处,变成老乡,并孕育出很多成功的社区融入模式,如大理市太和街道凤阳邑村的“影视带动,打造艺术会客厅”模式、鹤庆县新华村的“非遗引领,以产留居”模式、大理市中和村的“校地联动,共筑艺术家第二居所”模式……
“生活”,意味着要给旅居客群丰富的生活场景。大理民族众多,有白族、汉族、彝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族各占总人口的一半;气候宜人,年均日照2335.6小时,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雨835.7毫米;资源富集,盛产蔬菜、水果、乳品、扎染、木雕、银饰……这些优势造就了丰富的生活场景,并培育出了乡村生活旅居、城镇生活旅居、度假休闲旅居、医疗康养旅居、养老气候旅居、文化艺术旅居、体育运动旅居等新颖的旅居业态,能满足旅居客群的多样化需求。
“生活”,还意味着要给旅居客群足够的生活便利。大理交通便利,“铁公机”四通八达;住宿方便,从高端度假酒店到特色民宿一应俱全;医疗资源雄厚、教育资源富集、城乡发展快速……这些基础配套能为长期旅居提供保障和便利。
从旅游到旅居,单看宜居的生态气候、迷人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大理已能让人爱上生活。若充分激活包容开放的文化特性、丰富新颖的旅居业态、完备方便的基础配套,大理足以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