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10月01日

2025年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在大理州举行

本报讯(记者 赵霞 赵镇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创新创建工作的指导形式,推动各地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综合性抓手作用,9月25日至26日,2025年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在大理州举行。

本次活动以“先进示范、互鉴共促”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大理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大理市大理镇银苍社区、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法庭、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村、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基层点位,系统了解、学习大理州以培树“苍洱处处石榴红”创建工作品牌为引领,深入实施细胞工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行业各领域,打造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的经验做法。

在交流研讨中,云南省民宗委有关同志介绍了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大理州有关同志作了创建工作经验分享,各地代表踊跃交流心得体会和经验启示。

吉林省民委副主任孟庆东认为,大理州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7+N进”基础上不断拓宽领域,县域、行业特色鲜明,经验可复制可借鉴。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对于促进跨区域经验交流、开阔创建工作思路、提升创建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二级巡视员吴汉时认为,此次活动“有看头、有说头、有想头”,所看到的每一物、每一景、每一馆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工作如何谋划、具体怎么开展,讲解人员都能紧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紧贴地方单位实际、紧贴创建工作规律内涵进行详细解读,这不仅是大理州用心用情用力抓创建工作的成果展现,也为大家学习借鉴讲透了思路、讲明了路径。

福建省民宗厅民族一处处长陈锦云表示,在此次活动中亲身感受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鲜活实践,从基层法庭将法治与民族团结有机融合,到村庄、社区、企业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再到文博场所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大家做出了示范。

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统战办)副处长李国生表示,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地方铁路部门与有关省区民族工作部门密切协作,其中昆明局集团公司与云南省民宗委和铁路沿线民族工作部门建立9州(市)1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强化了联创共建。下一步将充分运用此次活动的收获和启示,进一步推动铁路系统的创建工作。

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本次“互观互学”活动,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新征程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义,既学到了具体方法,也感悟了思路理念。这种“观”与“学”的有机结合、“互”与“动”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信息互通、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在比较中找差距、在学习中促提升、在交流中聚共识,也进一步坚定了做好创建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民委民族团结促进司,北京、河北、吉林、上海、福建、山东、湖北、广西、重庆、云南10个省(区、市)民族工作部门,以及国家移民局、共青团中央、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国铁集团等单位从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关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