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团队与普外一科团队接力—— 111天3次手术为患者“拆弹” 2025年04月16日

□ 通讯员 陈奕明

近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团队与普外一科团队接力,在111天内通过3次手术,成功为患者杨先生切除了占据肝脏体积约70%的巨大肿瘤,保住了他的肝脏功能。

前不久,该院普外一科门诊接诊了杨先生,经询问得知:杨先生体检发现肝脏上长了一个直径最大处约22厘米的巨大肿瘤,体积相当于其肝脏的70%。巨大的肿瘤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杨先生的生命。怀着紧张的心情,杨先生慕名来到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找到了普外一科谭云波教授。查阅资料后,普外一科团队认为杨先生的情况非常棘手,如果直接切除,残余的肝脏一旦功能不足,极易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率在95%以上。但如果采取非手术治疗,巨大且供血丰富的肿瘤难以通过介入的手段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一旦发生坏死、破裂,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普外一科团队立即组织了多学科会诊,认真分析了杨先生的病情,最终决定将手术分成3次进行,分步对肿瘤实施“断流”,同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残余肝脏再生,以避免出现切除手术后肝功能衰竭的情况。

经过缜密计划,确定手术方案后,首先由放射科唐艳隆教授为杨先生施行了经肝动脉栓塞术,对肿瘤的血供进行了部分阻断。杨先生回家休养了6周状态稳定后,返院由普外一科团队为其施行了腹腔镜下门静脉右支结扎术,术后杨先生再次回家休养,并于45天后第3次返院,经评估,此时杨先生的左肝代偿性增大,达到手术条件,普外一科团队为其施行了肝右三叶切除术,成功切除了肿瘤。历经3次手术,杨先生终于摆脱了这颗“定时炸弹”的威胁。

谭云波教授介绍,肝脏作为唯一具有显著再生能力的器官,其再生能力是复杂肝切除的基础,但有部分患者由于肿瘤过大、残肝体积小,若按照传统的理念,将失去外科手术的机会。普外一科近年来在肝脏外科领域不断探索,运用国际最新的分期肝切除术理念,将原本单次高风险手术转为分步手术,既极大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又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